熱點文章
- 10-30
- 07-10
- 05-22
- 05-18
- 05-09
怎樣講好一堂課
怎樣講好一堂課
馬知恩
我在西安交大從事數(shù)學教學工作 50 多年了,下面就"怎樣講好一堂課"這個問題,談談自己的點滴心得和體會與青年教師們一起分享。
一、要有高度的敬業(yè)精神
要講好一門課,首先要有對教學高度的敬業(yè)精神。我們年青的時代和現(xiàn)在有很大的差別,現(xiàn)在時代進步了,對高校教師的要求也提高了。我很理解高校青年教師面臨著很大的科研壓力。但是大家也要知道,教學畢竟是學校最基本的任務。要處理好教學和科研的關系,要使教學與科研相互促進。現(xiàn)在進入高校的青年教師大多是博士,科研工作已有一定的訓練,但教學能力卻很少得到鍛煉。應該在開始從教的時候,投入較多的精力,給自己打好教學基本功,養(yǎng)成良好的教學素養(yǎng)和習慣,這會使自己終身受益。我們要把教學作為自己事業(yè)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其次,作為一位優(yōu)秀的教師,不僅要把教學作為職業(yè)和事業(yè)的一部分,還應作為一門藝術,不斷探索,追求完美,把每次講課看成是一場演出。我自己有這個感覺,如果在每次上課以前,就像演員要上臺之前的心情,有點緊張,也很興奮,有種強烈的表演欲,那么課就能講得比較好。我們對講課應該高標準要求自己,經(jīng)常反思。對講課能否經(jīng)常反思,是一個教師敬業(yè)精神的表現(xiàn)。假如一堂課講得好,課后會很高興,有種成就感;講不好 ,課后會很難受,甚至不思茶飯。這種感情表明你對教學有高度的敬業(yè)精神,也一定能激勵你去不斷努力,使你的教學能力和水平不斷提高。
二、要認真?zhèn)湔n,精心進行教學設計
教師比演員還要難當,有人給演員寫劇本,有導演教你怎么演,但是教師集編、導、演于一身,要把教材變成講稿是個再創(chuàng)造的過程,自己導,自己演。美國斯坦福大學在教學設計中提出一個逆向設計的理念,不是僅考慮我要講什么,而是根據(jù)教學要求和學生的實際情況,考慮學生應該學到什么,怎樣讓學生學到手。這里包括知識點和滲透于知識點中的科學思維方法,以及如何提升學生的學習、研究等相關能力。
我們在進行教學設計時要仔細思考:重點如何突出?難點如何突破?科學的思想如何貫穿?怎樣對學生啟發(fā)誘導?板書與 PPT 如何配合與布局?乃至包括精辟的講解,詼諧有趣的語言等等。思考了這些,你在講課的過程中才會比較自如。我們不少老教師以前是這樣做的,叫三段式的備課。下周的課本周備好,這樣心比較踏實,備課會比較充分;第二天有課,前一天晚上一定空出時間重新仔細思考一遍;第三段是早上醒來后在床上再想一想今天講課內容的要點。
首次講課的教師,要加強自我練習。我在 1956 年從上海遷校來西安時,第一次講課。當時我在開學前和另外一位新開課的老師在大教室里輪流反復講課練習、相互提意見的情境仍歷歷在目,也有的老師在家對著穿衣鏡練習。現(xiàn)在科技發(fā)達了,我們還可以錄像,把講課錄下來之后通過回放能夠更好地發(fā)現(xiàn)自己的問題。有的人有講課的天賦,但是很多人是靠后天的不斷練習來提高自身水平的。只要對自己高標準、嚴要求,在實踐中不斷努力、不斷磨練,就可以使自己迅速成長。經(jīng)常反思,講不好課心里難受,就有內在的動力促進你把課講好;講得好了有榮譽感和成就感,同樣鞭策著你,要保持榮譽就必須不斷努力、與時俱進。這種內在的驅動力就能使你不斷前進成為一名優(yōu)秀的教師。
要備好課,一定要對教學內容有深入的鉆研?,F(xiàn)在的教師學歷都很高,在研究生期間也做了不少研究工作,但并不等于把大學的課程都理解透了。教學工作要求對內容非常細致深入地理解,一定不能輕視基礎課的教學。應該知道:自己懂不等于學透了,學透了不一定能講,即使能講出來也不一定能讓學生理解,更不要說如何培養(yǎng)學生能力。所以要深入鉆研教學內容,要和學生換位思考,要不斷積累經(jīng)驗。
科研對提高教學質量是非常重要也是非常必要的。研究工作使我們的知識面更寬,觀點更高,視野更加寬闊。不僅為教學內容的更新奠定了基礎,也使我們可以從更高的角度和更寬的視角去理解基礎的東西;同時,我們所具備的科研能力,有助于對課程內容的深入鉆研,可以幫助我們去揭示事物的本質,發(fā)掘和傳授滲透在課程內容中科學的思維方法,這一點有沒有做過研究工作以及科研水平的高低是大不一樣的。
三、要有激情,要對學生有吸引力和感染力
激情不是做作,是自然的流露。首先,激情來自對教學工作的熱愛,對學生的關愛;激情還來自對所教內容的興趣和感情,而這種興趣和感情來自對內容的深刻理解。自己對內容有心得體會,覺得這些體會學生看書不容易獲得,就會在講課時產(chǎn)生興趣,在講解時就自然會有激情。假如照本宣科,自己都會覺得枯燥無味,怎么能產(chǎn)生內在的激情呢?所以我們需要對教學內容深入鉆研。
其次,激情來自講課的信心。站在講臺上要信心飽滿,信心來自你認真地備課。我記得自己在開始從事教學工作的時候,有一位比我年長一些的老師,他備課時把所有的話都寫出來,就像寫文章一樣,我也學習他,這樣做的好處就是能夠仔細思考,幫助加深印象,這只是三部曲的第一步;講課前一天晚上一定要再寫一個提綱,按照提綱來講,可以避免背講稿。但是由于你仔細寫過,講課時那些要點和精彩的語句也就自然而然地講出來了。另外,講課的前三分鐘很重要,如果一開始講得很流暢,自己很滿意,后面就比較順暢了;如果開始講亂了,后面思想就老有牽掛,整個思路就容易分散,影響自己感情的投入。因此,教師提前到場很重要。要使自己靜下心來,提前醞釀,做好準備,力求先把開始的三分鐘講好。
四、練好基本功,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
現(xiàn)在年輕教師最容易出現(xiàn)的問題就是講課的時候不能面對學生,不敢正視學生。我們要用自己的表情、肢體語言來吸引學生,特別要用眼神去觀察我們的聽眾,才能夠知道下面聽眾的反應。要用眼神與學生交流,當我們看到學生聽懂后那種喜悅的表情時,會受到激勵,使自己振奮;如果學生抬頭率低,或者表示疑惑,就要想辦法再講一講。我們要用眼神去搜索觀眾,吸引觀眾,了解觀眾。
講課一定要條理清楚,思路清晰,自己要很清楚這堂課到底要講幾個問題,每個問題講哪幾點,這幾點怎么關聯(lián),邏輯順序怎么樣,備課時一定要腦子里很清晰。
講課要突出重點,重點處可放慢語速,加重語氣來強調,想辦法讓學生感受到這是重點,例如在黑板上書寫,在 PPT 上做標注,但更多的是利用我們的肢體語言、語速和加重的語氣讓學生感受。有時講完一部分內容后,要對它作幾點解釋,或者要注意幾點,一點一點講清楚,內容不宜寫的太多,簡單寫幾個關鍵詞即可,要靠你講來讓學生理解。
講課的語言要力求簡練、準確,快慢適度,從容不迫,不要讓學生覺得你在急于往前趕,要能夠引導學生循序漸進的思考。要一句一句地講,要有適當停頓,講解的過程就是引導學生思考的過程,是展示思維方法的過程。有時覺得自己沒講清楚,這時不要反復地去解釋,可以說:"我再講一遍",把學生的注意力先集中起來,然后再用精煉準確的語言重新講一遍,這樣效果更好。還要注意,我們是講,不是背書。記得一次講課競賽,有一位物理老師有很好的講課素質,但她在參賽前試講時,盡管話講得非常漂亮,沒有任何語病,很流利,抑揚頓挫,聽起來很不錯,但是聽完之后給人印象不深,就是因為她在背講稿或者說是在朗誦,她只注重如何用簡練準確的語言講出內容,但是沒有考慮如何讓學生聽懂。背或朗誦與講著眼點不一樣,效果也大不一樣。之后我們給她提了這方面的意見,她進行了改進后獲得了學校的特等獎。注意語言的準確、漂亮固然重要,但是落腳點是要讓學生聽懂,而且留下深刻的印象。
年輕教師有個通病,就是往往板書寫得太多,PPT上東西太多,讓學生不得要領。板書不宜太多,書上有的不一定都要寫。布局要合理,有一次我看到一位老教授拿了一頁紙在桌子上畫,他是在事先設計板書,哪里舉例,哪里畫圖,哪里擦掉,哪里保留,這種精神很值得我們年輕教師學習。另外要合理使用 PPT,我認為 PPT是先進的教學手段,我們應該學習使用,但是 PPT 只是多媒體的一種,有很多媒體,粉筆加黑板也是一種教學媒體,不能片面地強調或否定 PPT。何時、何處、如何用好 PPT,應該視課程性質、講授內容的不同而定。有些直觀展示的東西,例如零件、機構,物種,醫(yī)學人體結構等,還有圖形與總結性的文字等,適合用 PPT;但有些推導、演算的東西,用粉筆在黑板上一點點推導能更好地引導學生思考。PPT 更主要的作用是展示粉筆加黑板所不能夠給學生展示的東西,對學生更有啟發(fā)性,讓學生能更深刻理解的內容。因此,我認為 PPT、粉筆加黑板等各種媒體要根據(jù)不同的課程、不同的內容,有機結合,互相補充,才能得到更好的效果。千萬不能為了圖方便把講稿搬到 PPT 上照本宣科,那就失掉了講課意義了。另外,要避免拿著講稿講,有的教師一手拿講稿、一手拿粉筆來講課,說明他備課不充分,內容不熟練,信心不足,給學生不好的印象。
每次課開始時,對上次相關內容簡要復習,一兩分鐘,給學生一個簡要的框架,最后簡要小結,幫助學生回顧今天主要講過的內容,這樣對學生在總體框架上把握課程內容大有益處。另外,剛開始上課的老師往往擔心準備的內容提前講完了,從而影響講課的速度和信心。建議大家可以準備一些可講可不講的內容,比如多準備兩個例子,也可以備一點下節(jié)課的內容,這樣你就心中有底、不必擔心了,可使自己信心飽滿地放開去講。
五、通過知識的傳授培養(yǎng)學生科學的思維方法和能力
通過知識的傳授培養(yǎng)學生科學的思維方法和能力是講課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標之一,也是我們當前教學改革的主流和對教師高標準的要求。要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創(chuàng)新精神、創(chuàng)新思維和創(chuàng)新能力,就要在講課中力求揭示問題的本質,通過知識的傳授培養(yǎng)科學思維方法,提升學習能力,思維能力、研究能力、應用能力。創(chuàng)新的人才不僅要有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而且還應具有發(fā)現(xiàn)問題、提煉問題的能力。否則你只能總是跟在別人后面,沒有原創(chuàng)性的東西。數(shù)學家波里亞(Polya)說過:"在前輩數(shù)學家中歐拉對我的影響最大。主要原因在于,歐拉做了一些跟他才能相當?shù)膫ゴ髷?shù)學家從沒做過的事,即他解釋了他是如何發(fā)現(xiàn)他的結論的。對此,我如獲至寶。"這就告訴了我們應該著重教什么東西。比如我們解決一個問題,不要拿來就解,要首先從初學者的角度考慮如何想到這個解決方法的,傳授給學生科學的思維方法。
國際數(shù)學教育委員會前主席、荷蘭數(shù)學家H Freudenthal 有句很有啟發(fā)性的名言,他說:"沒有一種數(shù)學思想,以它被發(fā)現(xiàn)時的那個樣子發(fā)表出來。一個問題被解決以后,相應地發(fā)展成一種形式化的技巧,結果使得火熱的思考變成了冰冷的美麗。"
我想其他學科也是類似的。我們讀的文章、看的教材,都經(jīng)過整理,很系統(tǒng),很縝密,但是人們在開始發(fā)現(xiàn)、發(fā)明這些問題的時候,往往不是這樣的,那種火熱的思考已經(jīng)被人為加工整理過的形式美麗所掩蓋。優(yōu)秀的教師不僅要講清知識,更應著力于去向學生揭示那些"火熱的思考",引導學生去發(fā)掘和領會那些"火熱的思考"。那些"火熱的思考"的積累,就是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的基礎,而學生發(fā)掘和領會那些"火熱的思考"的能力,就是學習能力的核心,也就是他們將來創(chuàng)新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
例如,微積分的主要概念是導數(shù)和積分,我們不能僅從數(shù)學形式去講述這兩個概念:僅停留在導數(shù)是函數(shù)改變量與自變量改變量之比當自變量改變量趨于零時的象,根據(jù)問題難易讓相應的學生回答極限;定積分是黎曼和式的極限。要揭示它們的本質。實際上,導數(shù)與定積分分別是處理均勻量的啇與積兩個概念在處理相應的非均勻量時的發(fā)展。對均勻量需要用除法和乘法解決的問題,對相應的非均勻量而言,就可以考慮通過"局部均勻化求近似,利用極限得精確"的思想用導數(shù)和積分去解決。除法與乘法在均勻量中經(jīng)常使用,然而,自然界與科學技術中大量存在的問題涉及非均勻量,這就需要導數(shù)與積分。揭示上述本質不僅顯示了微積分的重要性,也為其在實際中的應用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思路。
六、善于啟發(fā)誘導,注意師生互動
這是個教學方法問題,要摒棄保姆式、灌輸式的教學方法。盡管我們教學改革搞了多年,但是由于各種原因,現(xiàn)在我們國家的教學,特別是基礎課教學,保姆式、灌輸式的教學法仍然占據(jù)主要的講壇。這對于我們培養(yǎng)創(chuàng)新人才帶來很不利的影響。一位優(yōu)秀教師既要考慮如何把知識傳授給學生,還要考慮到怎樣有利于提升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這是培養(yǎng)創(chuàng)新人才所必不可少的。要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和自主學習的意識、習慣和能力。有的老師講得很細,學生很滿意,首先肯定這是好老師,但是作為培養(yǎng)創(chuàng)新人才來講,他還不夠,還需要繼續(xù)努力,更新觀念、改進教法。因為這種過細的講解,容易養(yǎng)成學生依賴教師的心理和思想懶惰的習慣。當然,在培養(yǎng)學習能力上要循序漸進。應該構建一個有坡度的橋,起始于學生當前的實際能力,橋的坡度與長度應視課程與學生的具體情況而定,要讓大多數(shù)學生通過努力能上得去。
"啟發(fā)式教學"、"互動式教學"、"討論式教學"、"研究式教學"等教學方法,雖然提法的側重點有所不同,但其共同的理念都是:在教學中以學生為主體,以人為本,以調動學生自身的學習主動性、積極性為手段,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能力和創(chuàng)新意識為宗旨,在激發(fā)學生潛能、啟迪學生思維的過程中傳授知識與技能,促進學生知識、能力、素質的綜合協(xié)調發(fā)展。
在講課中,特別在大班講課中,常用的互動方式是提問與邊講邊練。對于邊講邊練,建議可以一次布置兩三個題目讓下面學生做,同時調兩三個學生分別在黑板上做,這樣時間比較同步,也便于進行點評。提問是大班常用的互動方式,應當注意:所提問題應圍繞重點,激發(fā)興趣,短小且利于爭辯;活躍氣氛,調動情緒;平等和諧,不要教師老大自居;走近學生,在學生中間轉圈;放大學生的聲音,引起大家關注;針對對盡量不要給學生難堪;引導點評,學生回答完后要點評,要以鼓勵參與為主。
七、注意現(xiàn)代信息化教學技術的應用
目前,隨著信息化、網(wǎng)絡化時代的推進,知識的內涵和獲取的渠道與方式發(fā)生了種種變化,各種媒體技術在教學中的綜合使用,精品視頻公開課和精品資源共享課的廣泛建設,以及網(wǎng)上資源的獲取和網(wǎng)絡教學的發(fā)展等,已成為傳統(tǒng)教學方式的重要補充和發(fā)展方向,上述這些變化必將促使教學模式和學習方式的創(chuàng)新和轉型。我們年輕教師容易接受新鮮事物,也比較容易掌握先進的教學技術,如何將先進的教學技術運用到教學中去,如何適應信息化網(wǎng)絡化時代的挑戰(zhàn),這將是今后教學的補充和發(fā)展方向。我們要具有前瞻性去探索。值得注意的是,在引進先進、實用的科學計算方法和計算工具的同時,要正確認識基礎理論在人才培養(yǎng)中的作用,正確處理必要的科學素養(yǎng)與實用方法的關系;傳統(tǒng)方法和基本技能與先進計算工具使用的關系。防止片面性的錯誤。
以上是我個人在講課中的點滴體會,不一定都正確,加之我本人教課種類的限制,有很大的局限性。僅供大家選擇性的參考。各校都有許多具有豐富教學經(jīng)驗的中老年教師。建議青年教師能抽點時間去聽聽他們的課,虛心地學習他們的教學藝術和經(jīng)驗;也可請他們聽自己的課并給予點評。這對迅速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會有很大幫助。衷心地祝愿新一代的青年教師們都能成長為廣受學生歡迎和愛戴的優(yōu)秀教師。
- 上一篇:武威職業(yè)學院專業(yè)負責人工作職責和考核辦法(試行稿)[ 02-26 ]
- 下一篇:關于開展2016-2017學年第二學期期中教學檢查的通知[ 05-09 ]